这是什么?

可能是个博客也说不定

View the Project on GitHub Leaf5323/blog.github.io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所有决策都面临着权衡取舍

社会面临一种重要的权衡取舍:

效率vs.平等

权衡取舍:为使社会更加平等,需要在富人与穷人之间重新分配收入,但这回减少工作于生产的激励,并缩小经济“蛋糕”的规模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人们做出决策时需要比较可供选择行动方案的成本于利益

任何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时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这是人们做决策的相关成本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边际变动: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量调整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理性人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人们可以专门生产一种物品或劳务并用来交换其他物品或劳务,而不必自给自足

国家之间也能从贸易与专业化中受益: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中的著名观察结果:
家庭和企业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并增进整体经济的福利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的结果

政府的重要作用:保护产权(通过警察、法庭)

原因:

在这些情况下,公共政策能增进效率

政府可以改变市场结果以促进公平

如果经济福利的市场分配结果不是合意的,税收或福利政策能改变经济“蛋糕”的分配方式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各国不同时期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

决定生活水平的最重要因素:生产率,即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生产率取决于设备,劳动者的技能以及可用的技术

其他因素(如工会组织、国外的竞争)对于生活水平的影响远远小于生产率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长期而言,通货膨胀时由于货币数量过度增长而导致货币价值的下降所引起

政府创造货币的速度越快,通胀率越高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短期内(1-2年),许多经济政策朝相反的方向推动通货膨胀与失业

其他因素使这种权衡取舍不那么明显,但这种权衡取舍一直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