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个博客也说不定
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许多卖者
各个卖者提供的物品是相同的
企业能够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市场
对于1和2,每个买者与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把价格作为给定
总收益(TR)
TR=P×Q
平均收益(AR)
AR=TR/Q=P
边际收益(MR)
增加一单位销售量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动
MR=ΔTR/ΔQ
一个竞争企业能够增加它的产量,而不影响市场价格
因此每单位产量增加使收益增加P,也就是MR=P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多少?回答问题,我们要“考虑边际量”
如果产量增加一单位,那么收益增加MR,成本增加MC:
如果MR>MC,那增加产量会提高利润
如果MR<MC,那降低产量会提高利润
规则:MR=MC是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停止营业:
由于市场条件,企业决定在某个特定时间不生产任何东西的短期决策
退出市场:
企业离开市场的长期决策
一个重要的区别:
如果在短期内停止营业,仍必须支付固定成本
如果在长期内退出市场,没有任何成本
停止营业的成本:
收益损失=TR,利润=TR-TC
停止营业的收益:
节约成本=VC(企业仍然必须支付FC)
因此如果TR<VC,停止营业
两边除以产量:TR/Q<VC/Q
TR/Q=P
VC/Q=AVC
因此企业停止营业的标准是:
沉没成本应该与决策无关:无论做怎样的决策,都必须支付
固定成本是一种沉没成本:无论企业决定生产或停止营业,都必须支付固定成本
因此,固定成本的大小不影响做是否停止营业的决策
退出市场的成本:
收益损失=TR
退出市场的收益:
节约成本=TC(长期内固定成本为0)
因此,如果TR<TC,企业退出市场
两边除以企业的产量Q:
长期内,如果TR>TC,一个新企业将进入市场
两边同时除以Q:
竞争企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位于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以上的部分
所有市场上的企业与市场的潜在进入者都有相同的成本
一些企业进入或退出市场并不影响另外一些企业的成本
市场中企业的数量:
短期内固定(由于固定成本)
长期内可变(由于进入与退出市场都无限制)
长期中,由于企业的进入与退出市场,企业数量会发生变化
如果市场上的企业获得正的经济利润:
新企业会进入,短期市场供给向右移动
价格下降,利润降低,企业进入速度减慢
如果市场上的企业有亏损:
一些企业会退出市场,短期内市场供给向左移动
价格上升,减少仍在市场上企业的损失
长期均衡:在进入和退出过程结束时,仍然留在市场中的企业的经济利润必定为零
当P=ATC时,经济利润为零
由于企业在P=MR=MC处生产,零利润条件是P=MC=ATC
MC曲线在ATC曲线的最低点与ATC曲线相交
因此在长期,P=最小的ATC
利润最大化
MC=MR
完全竞争:
P=MR
因此完全竞争均衡:
P=MC
MC是生产边际单位的成本,P是边际买者的评价
因此竞争均衡时有效率的,最大化总剩余